【版權聲明】:我們尊重原創,也注重分享。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參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業用途,本平臺對轉載、分享的內容、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僅供讀者參考,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、公司 、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,請聯系刪除。謝謝!
|
臨沂因地制宜推進生活污水處理 廢水變“肥水”10月19日,海報新聞記者跟隨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的“推進生活污水治理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”活動走進臨沂市,了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。 在臨沂市莒南縣,藏著一家國家3A級景區金龍湖茶園,景區附近的環河崖村是山東省鄉村生態振興樣板村,共有居民390戶、1109口人。近年來,環河崖村為加強黑臭水治理,累計投資460萬元,對該村兩處5000余平方米的黑臭水體進行整治,打造成了口袋公園,使其從人人避而遠之的“不毛之地”,變成了老百姓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 臨沂市生態環境局莒南縣分局局長田鋒介紹,“通過多年綜合治理,環河崖村建起了環湖景觀道路、泊岸廣場、湖畔餐廳、濕地公園、民宿等文旅服務配套設施,實現了產業生態化、生態產業化,成為茶溪川生態旅游度假區的靚麗名片! 蒙陰是山東首個同時獲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”和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”榮譽稱號的縣。在2022年12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的《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示范案例》中,蒙陰縣《華東山區人口分散村莊——黑灰水分別處理+就地利用》案例成功入選。 19日下午,記者又來到蒙陰縣采訪。位于蒙陰縣坦埠鎮的諸夏社區地形起伏較大,村民居住較分散,產生的生活污水難以實現管網集中收集。記者了解到,該村未建排水管網,之前廚房、洗滌、洗浴等生活污水直接外排出庭院,導致路面污水橫流,影響村莊人居環境。諸夏社區結合實際情況,采用原位生態凈化槽、潛流濕地等生態化模式開展治理,出水用于花園、菜園澆灌以及當地九孔蓮藕種植。 蒙陰縣坦埠鎮諸夏村黨支部書記張鳳臣向記者介紹,由于村內地形不同,創新推出了原位生態凈化槽、微生態潛流濕地、強化快滲池三種生態化治理模式,處理后達到《農田灌溉水質標準》(GB5084—2021),用于花園或菜園澆灌!拔鬯蓱魞扰潘苁占,經隔油池、沉淀池預處理后,通過強化生態處理,用于房前屋后小菜園、小果園、小花園等灌溉用水,實現污水就地資源化利用。”(齊魯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) |